20250702周三 论《说卦传》卦象的使用法则—卦象决定于爻象 共学李老师答疑
发布日期:2025-07-20 09:06    点击次数:155

图片

第五轮轻松学《易经》演易答疑论《说卦传》卦象的使用法则—卦象决定于爻象

李老师答疑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问题1:蠃,一读luǒ,一种蜂,常捕捉螟蛉等小虫存在窝里,留作将来幼虫的食物”;一读luó,1.同“螺”。亦作“蟸”。2.蚌属。3.蜗牛”。文本第十一章·离中,蠃为何标注是luǒ的读音?(李晓婷)

解答:

张虎学友:我对这个字读音也不是很熟,但是这个是很细的一个东西。咱这一节是学习那个卦象服从爻象,爻象服从彖传。我们最起码从《说卦传》里边的话,应该是从这个卦象上来看,因为这个二声的读音“蚌”的话是符合离卦的象,是内柔外刚符合这个象的,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这个很细节的语音上面,应该是简单这样理解一下。

李老师:这种学习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拿着一个大道之源的一个字放到字典里去查,这不是搞笑话吗?《周易》是文化之源,你必须回到经学上去查,你才能找到答案。那个我们说这个字典从哪来的?《新华字典》从哪来的?从《康熙字典》来的。《康熙字典》从哪来的?从《说文解字》来的。《说文解字》从哪来的?《说文解字》是从五经来的。五经从哪来的?五经是从《易经》来的。你必须回到《易经》里去,才能知道整个文化的脉络。好的。

问题2: 请老师给讲一讲阴阳学与《周易》学之间的不同点,谢谢!(迟瑞)

解答:

璟宛学友:那我尝试回答一下,阴阳这个词应该来源于观象,因为古人观察这个昼夜阴晴,南北这种自然之象的一个抽象的两个字。但是从这个学说来说,就《周易》和阴阳学说来看的话,这个易因为古有三易分为《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就是法四时,《归藏》主要是生命科学的,法阴阳,《周易》是人文科学的,是法刚柔。因为《周易》把阴阳的象升华为刚柔之德,所以他的刚柔就是指乾坤。要是阴阳学来说的话,他应该是不是以阴阳五行为这个主要的内容?

然后,我们的那个十二辟卦是否也属于阴阳学的范畴?就是十二辟卦是阴阳学借用十二个卦来定量地去描述了阴阳二气的消长规律。当然无论是《周易》还是阴阳学,他应该是对于《周易》来说,阴阳应该是他的概念,是这个意思吧?这是我的理解,有不对的请老师归正。

李老师:好的,为了避免(混淆),因为《周易》是讲阴阳的,阴阳学也是讲阴阳的,所以,我们就把这个“阴阳学”改一个名称,改成“阴阳家”就行了。

阴阳家跟《周易》的区别:第一,阴阳家属于术,《周易》属于道,《周易》属于经学,阴阳家属于子部的术数学,他们的层次是完全不一样,他们所涉猎的范围,研究的范围是完全不一样。《周易》是研究天地人的终极的大道之学。阴阳学,他是以历法为起点,研究天文历法的学说的。研究天文历法也跟现在的物理学的天文历法又完全不一样,他是研究天文历法来指导人类的生活。所以,我们现在这个阴阳学叫什么?叫查日子、叫通书、叫看风水、叫算命,这叫阴阳。这与《周易》毫无关系。但是由于西汉从董仲舒开始,就把阴阳家的术数跟儒家的义理结合起来,为了匡正君主的得失,历经2000年,形成了一个文化基因,所以,阴阳家与《周易》两者之间就发生了混淆。所以民间,哪怕是很多学者就把《周易》当成算命的东西,不知道《周易》是大道之源,是天人之学,是究天人之际的最高的学问。好的。

问题3: 第二大部分第十一章坤的6,革初九“巩用黄牛之革。初九体离为牛。。。。六二居中柔顺,故曰'黄牛’。。。。黄牛者,柔顺之德称。初九刚爻,故曰牢固。可知爻象决定卦象。”初九体离为牛(且标红)是否和题不相符,在此讲柔爻为牛的?(乘心)

解答:

武宏伟学友:柔爻为牛,那六二居中柔顺为牛,那初九他也是这个体离,这个内卦不是离吗?离也为牛,这两个体离他都可以说。在这个地方讲黄牛,这个黄是指的是六二的颜色,所以说这个黄牛的话,应该指的是要从六二来取象,所以他俩和标题是相符的,没有什么矛盾,这是我的理解。

李老师:初九体离为牛,指的是卦象,这是卦象。卦象有两种牛:一个是坤为牛,一个是离为牛,这两个卦都可以有牛的象。而爻象是柔中为牛,六二柔中为牛,柔中代表黄,可以取黄色,所以叫黄牛。对初九爻的黄牛实际上最根本是指的六二,但是这里有个“巩”,这个“巩”实际上是初九,因为初九是刚爻,所以叫“巩用黄牛之革”。但是初九和九三他都在离卦里面,凡是离卦本来就可以取牛象,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再细一步落实到爻象的话,他的主爻是六二,他的主题、关键核心是在六二爻这里,所以这个卦象和爻象的关系要搞清楚。好的。

问题4: ①以柔爻取牛象,不取互大离了。②乾为马,八经卦初阳中阳为马。坤为牛,那么阴爻取牛象有什么规律可循吗?(韩赞敏)

解答:

胡伟峰老师:这个问题,首先第一点是他提问的是没有指出具体的哪个卦哪个事例,所以这样就说不清楚。总体来看的时候,是柔爻取为牛的话,是用爻象来取象。用离卦来取牛象的时候,侧重的是卦象,所以爻象是更为根本的一个取象,这是没问题的。这里看到的是他没有把具体的出处点出来,所以就不能够再进一步的说其他内容。

所以最后说这个阴爻取牛象有什么规律可循?就刚才提到了一个标题,“柔中”才是一个取这个关键的一个爻象,柔爻而且在中,所以离卦是最这个典型的代表的。

李老师:本来问题三和问题四是一个问题。还有,他这个问题“阴爻取牛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这个课件里有答案,就是那个表。柔爻为牛,柔中离为牛。你看一下,你的答案就在这里,就在这个图里就行了。为了总结规律,我们的文字也有,第11章坤卦一开始就有了,这个答案就在这一页。你看着这个表格,然后你再看这个答案“《周易》卦爻辞的牛,以柔顺为牛,以柔爻为牛,以柔中离为牛解之”,这就是那个答案,你看一下这个总结就知道了。

就是两条:一个是柔顺,一个是离象。无妄卦是怎么取的?大畜卦这类所有的卦怎么取的?下边都有说明,你大家看表格中“柔爻,柔爻,柔中,柔中,柔爻,体离,体离,应爻体离”,他的规律一目了然。好的。

问题5:八经卦是三爻卦象,在《周易》64卦中为什么柔爻为牛,阳爻为马?(乘心)

解答:

璟宛:我没有太听懂您说的。您说的是八卦之象决定于三爻爻象,是这个意思吗?他主要是说三爻爻象的爻际关系来决定了他的卦德。乾卦是三个阳,三个阳爻的爻象,三个阳为刚健,三个阳就是至刚至阳,刚健莫如天的一个概念,是不是这个意思?他指的是三个爻的爻际关系,三个爻的爻象所组成的八个八经卦的爻象。举个例子,坤三个阴的话,阴是柔顺,那三个阴就是至阴纯阴的一个象,那不就是天下之顺莫如地,三经卦坤卦他是卦象,他决定于三爻的爻象关系,是这个意思吗?我的理解不知道对吗?请老师指正。

李老师:乘心她提问就没有问题,不知道她说啥,她说的“立天之道,立人之道”本来与这里毫无关系,那是“三极之道”,又不是三爻关系,你不能乱用,你脑子里到底有什么问题,你直接一句话说出来,我们都听不清楚你说的问题。

乘心:我的意思是八经卦那个象是三爻,就是最根本的阴阳、刚柔就这种爻际关系去叙述的。但是《周易》里边都带着八经卦里边这个象,比方说《周易》里边讲的时候,比如柔爻,取了牛,就是带那个牛象,还有阳爻带马象,还有或者带那个车呀,什么的,这种象。

李老师:你的问题没有提炼出来,谁都不明白你说啥。我跟你说几个概念:八卦之象是“天地水火”,八卦之德是“乾坤坎离”,“健顺坎陷”这些名词,还有八卦类象,还有爻际关系,还有爻象,你概念都要清楚。你哪一个不明白?你的问题要提炼出来。

我知道你的问题,就是这个《周易》里的“乾坤”是一个范畴,不是一个概念。《周易》的乾坤是指啥?他可以指阳爻和阴爻,他可以指三个爻的乾坤,也可以指六个爻的乾坤,也可以指一个爻的乾坤。其他卦不这么说,只有乾坤,他的概念是范畴,范畴特别多。所以呢,为什么柔爻可以取牛,阳爻可以取马?因为阳爻就是乾,阴爻就是坤。乾卦是乾,坤卦是坤,六爻卦的乾是乾,六爻卦的坤是坤。其他卦是没有这个特权的,因为乾坤是《周易》的总纲,是《周易》的父母,乾坤一体,因为《周易》就是从乾坤开始,万物就是从天地开始的。好的。乘心:我就是这意思,我可能说的比较乱,但是老师一下就知道我要问什么,我就是这意思,感谢李老师。

问题6:为什么将互大离为牛给删除了?(韩赞敏)

解答:

李老师:好的,你问的是《系辞下传》的第二章制器尚象的随卦,原来文本上有“互体离为牛”,我们把那句话删除了。原因是制器尚象这十三卦不是《周易》,《周易》里有互体,《连山易》没有互体。所以,互体是错的。但是这个牛又找不到他怎么来的?他泽雷随这个震卦可以是车,也可以是马,在这里边儿没有牛,那怎么来的?这个“牛”和“马”是一回事,马车,牛车那个时候是不分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马和牛都可以认为是震卦。这个“服牛乘马”也就是“服马乘牛”,这没什么区别。所以呢,牛马连称。而且在晋卦里也有,那个火地晋的卦辞为什么叫“锡马蕃庶”为什么叫锡马啊?因为晋卦下边是坤,坤为牛,那牛马连称,所以他实际上是锡马,锡牛是一回事,因为牛马我们总是把他归为一类,这样取象,取牛的可以说是马,取马的也可以说是牛,这里是指的马牛是一类的时候,你取一个就行了,不要较真。好的。

问题7:遁卦是乱世才遁,遁卦卦象中二、五爻居中,如何看出乱世呢?(韩赞敏)

解答:

李老师:你直接回去看遁卦去,你直接看就行了,你这是遁卦的问题,不是我们本周学的问题。那是64卦的问题,我们现在不是学64卦,我们现在在学卦象。你回去看一下吧,我们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东西都能查到,你一查就看到了,你现在说大家都不跟你一个频道。好的。

问题8:蠃到底取哪个象?如何取的?(李晓婷)

解答:

张虎:我觉得这个抛开读音,这个蠃,现在咱们都见过这个螺,这个离卦就是内阴外阳,所以说也是甲胄、戈兵的象,外边是硬的,里面是软的。那你说取哪个象?

李晓婷:你这样说我就懂了,但是我觉得文本上他标了“蠃”,因为蠃这个音他就是指蜂,对吧?你只有说读螺,他才是指蜗牛蚌类。我就想弄明白他的易象,那这样说的话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李老师:那你明白了什么呢?

李晓婷:我明白了。刚才张虎学友说的“蠃”的取象应该是外硬内软的,蜗牛、蚌或者像海螺那类的易象。我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因为原来我以为文本上标成蠃(三声)的取象可能有别的取象,我不知道,我是针对这个提出来。

李老师:你说那个“蠃”是蚌是吧?

李晓婷:这个蠃(二声)是蚌类,他是指内软外硬的,这个蠃(三声)他是蜂,但这个蜂……

李老师:《说卦传》是离为鳖、为蟹、为蠃,为蚌,后边儿有一个蚌,那经典不会有重复,经典字字如白金。

李晓婷:但是要是读蠃(三声)的话,他还有别的易象吗?他除了这个蜂,那这个蜂,他也是外边是硬的,里头是软的吗?那这个我不懂。我的理解,这个蠃(二声)就是像海螺,蜗牛是指的这个。

李老师: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你以后查字典,不要查百度字典,你要查汉典就行了,看汉典那个字,那是最接近经典的,然后看说文。

微信群聊摘录:

20250701  07:43

吴怡先生观点:自孔子把《易经》转入哲学的园地后,直到宋明,演变成儒家的易理而成为儒家形而上的根据;可是《易经》本为占卜之书,由这种神秘成分,也演变为象数谶纬的思想。这两条路线的发展,虽然都导源于《易经》,却泾渭分明。也就是说,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自能分清这两条路线的不同。尽管由阴阳象数之学,《易经》影响到后来道教的炼丹思想,但在中国哲学的园地上,仍以儒家的易理为主。至于由象数变为谶纬,再演变成风水、算命的方术,尽管其中也有各自的依据,但它们都只是把命运寄托于外在的因素,而不是内在的德性。所以就易理来说,这是一种下坠、一种失落。当今社会,这种术数之学却大为流行,不仅一般人迷于此道,甚至许多知识分子也趋之若鹜,这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精神的空虚,但同时也表明儒家易理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未能充实人们的精神,才使得人心为术数所乘。演易小组:线上十一组

主持:乘心

整理:郑海雁常坤

一校:子帆

二校:唐传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